49 雷動計劃檢討之四:協商文化的選舉結果

作者:公民數據 - KL

前言

早前發表的雷動回顧文章已提及策略投票的成效,以及協商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協商過後參與者是否真的會以策略投票為考慮?他們對協商過程的感覺又是如何?為此雷動聲吶向參與者作選舉後的問卷調查,並從完成問卷的8707人當中分析其意見。

第一部分:策略選民的基本背景

策略選民分佈大致與整體數據相符,以新界東最多(28%)。有近四成參與者由朋友介紹接觸雷動聲吶(37%),其次從Facebook(30%),報章最少(10%)。另有超過五成參與者加入策略選民群組討論(55%)。主要沒有加入群組的原因為沒有被編入組(34%),其次為知道時討論已結束(31%),只有17%參與者認為沒興趣參與或覺得不需要協商。策略選民亦匯報自己影響了多少人的投票取向。撇除了不合理的數值(如少於零或多於一百),選民平均能影響3.2人(標準差為6.4人)。

第二部分:參與協商過程後的投票行為

為比較選民加入群組參與協商後有否影響其投票行為,我們使用卡方測定(Chi-square test)辨別在統計學上有明顯分別的投票選擇。

根據雷動聲吶建議投票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加入協商過程後的選民有超過七成根據雷動聲吶的建議投票予地區及超區直選(已撇除非超區選民)的候選人,遠高於沒加入協商的選民(均不足六成)。

新界西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少投票給勝算穩定的朱凱迪及鄭松泰,但較傾向投票給郭家麒、李卓人及黃浩銘。

新界東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少投票給勝算穩定的楊岳橋,但較傾向投票予林卓廷、梁國雄及范國威。

九龍西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傾向投票予毛孟靜,其他候選人的得票率在兩組選民間無明顯差別。

九龍東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少投票給譚文豪,但明顯較多投票給選情告急的譚得志。

香港島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少投票給勝算穩定的陳淑莊,但較傾向投票予許智峯。

超級區議會

以星號(*)標示的候選人代表其得票率在有/沒有加入協商過程的選民間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參與協商過程的選民相對較少投票給鄺俊宇,但較傾向投票予梁耀忠。

小結

加入協商過程後,考慮並根據雷動聲吶建議投票的選民明顯較多。選民會把其選票集中支持選情告急的候選人(如九東的譚得志),因此可以觀察到支持度高的候選人得票率明顯較低(如新東的楊岳橋和新西的朱凱迪)。然而,需平均分配選票的候選人的得票率仍是有很大差異,如超區的梁耀忠(29.6%)及鄺俊宇(41.5%)。怎樣實時處理票數流動,將會是策略投票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第三部分:參與者對雷動聲吶的滿意程度

參與者對雷動聲吶的協商過程感覺一般(45%),只有不足三成感到滿意(26%)。

參與者對雷動聲吶的數據發放方式感覺一般(43%),只有不足四成感到滿意(34%)。另外有超過一半參與者(51%)認為安裝/使用Telegram的教學影片清楚。

接近八成使用者表示會再次使用雷動聲吶(79%),亦有接近七成使用者表示會推介朋友使用雷動聲吶(67%)。

雖然參與協商過程後對投票取向有明顯影響,但使用者對協商過程感覺一般,亦有不少人未能及時加入群組參與討論。雷動聲吶的數據發放方式亦有待改進。幸而參與者普遍滿意Telegram教學影片,大多會再次使用雷動聲吶並推介朋友加入。

總結

是次調查為協商文化的重要性提供實證支持。參與協商後的選民明顯傾向於考慮並進行策略投票,從而有效使選票不致浪費於高支持度的人選,並爭取讓選情不利的非建制候選人成功入閘。本調查亦顯示數項雷動聲吶需改善的地方,包括資訊發佈的方式,盡快讓選民加入群組協商等。

至於用家在Telegram以文字自由輸入的意見,我們會詳加整理,冀在將來提升其滿意度。我們亦將會在社交媒體加強推廣,或鼓勵雷動聲吶的使用者推薦予朋友使用。策略選民數目持續增長,便能對不公義的政制產生衝擊。此外,我們現正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合作,探討普羅大眾對策略投票的意見,用以比對是次調查的結果。

(刊於立場新聞2016年10月07日)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