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策略選民影響將超預期
港大民研計劃上星期公布有關立法會選舉的民調,除了顯示不同選區各有意參選的人現有的支持度外,另一重要資訊是關乎策略選民的。其中一條問題是:「當你認為你最支持嘅候選人勝算偏低,你會唔會轉而支持其他較有機會勝出嘅候選人?」若答「會改變支持其他候選人」,那他就是策略選民了。
從民調的結果可看到幾點有關策略選民的趨勢(表一),會影響策略投票在今屆會否及如何影響投票結果。一、策略選民在各區所佔的百份比,比以前估計約只是15% 都要高。九西有最多策略選民,佔總選民數目的20.7%,新東也有20.4%,而港島則有19.6%,新西有18.3%,九東有18.0%,超區也有18.4%。由於民調是在提名期開始前進行,選舉氣氛仍是很淡薄,到了選舉工程變得白熱化的時候,由於今屆競爭會是非常激烈,估計最後真的會策略投票的選民,在各區都有可能超過20% 甚至更高,但應怎也不會成為選民的多數。
今屆登記選民的總數有三百七十多萬,數字比上屆多了三十萬,今屆投票率亦很大可能比上屆高,若每區有近20% 策略選民,那麼在每個地區直選的選區,策略選民的數量都會相當多,有六萬至十一萬名選民,超區更達三十六萬。以這個數量,策略投票對選舉結果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策略選民並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陣營的。整體來看,策略選民在各區及超區都較集中在非建制派的支持者中,有多於一半的策略選民是投票給非建制派背景的候選人,但只有少於四份一的策略選民是支持建制派的候選人(九東除外)。還有一成多的策略選民是還未決定他們的投票意向的(新東除外)。
三、各陣營各政黨的支持者的「忠誠度」也不是一樣的(表二)。個別政黨支持者中越少策略投票選民,支持者的「忠誠度」就越高,受策略投票的影響會較低。但這對整個陣營可能就較不利,因選票能由同陣營的一張候選名單轉去另一張名單的機會就會較低。不同政黨的「忠誠度」也不是一樣的,甚至同一政黨,在不同選區,也會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建制派政黨的支持者「忠誠度」普遍比非建制派高。舉個例子,民建聯支持者中在大部份選區都只是約15%,但公民黨則全都是在25% 以上,這可能反映民建聯比公民黨有更穩固的樁腳。
假設策略選民在進行策略投票時,大體只會轉移至支持同陣營內的其他候選人,整合這幾點趨勢,我們就可推算策略選民對今屆的選舉結果,只要有好的統籌,應能發揮到相當大的作用。由於策略選民整體的比例會較以前高,而非建制派本身的支持者基數是最大,策略選民佔支持者的比例也是較高,且有最多參選名單,故非建制派的支持者最後會改變投票意向,能成功幫助同陣營內的邊緣名單當選的機會應較建制派為高。
(刊於蘋果日報2016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