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寬恕

簡單說,寬恕就是不再追究那曾做出不當行為令你受傷害的人。寛怒並不需要你忘記行惡者的不當行為,反是要把它清楚地宣講出來讓人能記著,並譴責行惡者的不當,只是之後你不再以行惡者曾對你做過的傷害,對他抱持負面態度。

有人說寬恕其實是被害者向行惡者送出的一份禮物,是一份使人得自由的禮物,可令行惡者不再被過去曾做過不當行為而有的歉疚所繼續捆綁著,心靈上重得自由,也同時令被害者可從怨恨、苦毒中釋放出來。要完成寛恕整個過程,要被害者願意送出這份寬恕的禮物,也要行惡者願意把禮物接過去,就是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向被害者道歉、及在可能範圍內作出補償。因此,寬恕是有條件的,就是行惡者的真心悔改。

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利用不公義制度所賦予的權力,直接傷害了很多人。一些旁觀者容讓制度性的惡發生而不發一言,也間接地傷害了很多人。正因這些惡,我們才起來抗爭。但抗爭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去報復,而是要把社會中的不公義除去。所以,抗爭者必須學習寬恕,那才能讓社會有一個新的開始。不然,即使抗爭能最終成功,那也只是讓另一種惡替代了原先的惡、被害者與行惡者對換了位置而已。唯有寛恕,才能打破不公義的惡性循環。

七十個七次

要寬恕曾傷害你的人,真要實踐出來是非常困難的。能真誠地送出寬恕的禮物,人要先有公義、謙卑和善良的心。若連不義發生了也不自知,人自然不覺得需要去寬恕。自高自大的人亦不懂寬恕,因他看不起那些犯錯的人。送出寬恕的禮物,就是向那曾傷害你的人釋出善意,如他願意承認錯誤把禮物接過,就能從曾作的惡中釋放出來。但很多人不能寬恕,是因他還沉溺於仇恨,甘願被怨憤充滿而不願走出來。

對基督徒來說,能寛恕是因慈愛的主願意寬恕我們。沒人能否認,我們都曾做過錯誤的事,也曾傷害過別人,更重要是我們都曾傷害過那道成肉身、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基督。主是很願意送給我們這份來自天上的寬恕,讓我們能與祂重建和諧關係。但若要接過這份來自天上的禮物,我們先要悔改,包括了願意寬恕那些曾得罪過我們的人。主寬恕的手已敞開,但若我們拒絕去寬恕別人,就接不到主的禮物。主願意寬恕所有人,包括了曾傷害我們的人,只要他們也願意悔改,就能同得主的寬恕,那我們憑什麼不彼此寬恕呢?主是希望人們能彼此寛恕來達到最終的和解。

那麼要寬恕別人多少次呢?主說:「七十個七次。」也就是說,人要不斷的寛恕,因主對世人的愛也是沒間斷的。

真相與和解

不單個人之間的關係,可透過寬恕來化解紛爭去重建和諧關係,寬恕更要加進體制,因不少人受的傷害是源自制度的惡。

當權者和既得利益者曾利用體制賦予的特權行惡,當然要為此公開承認錯誤及作出彌補。但有些人因長久處不公義之下,受專制統治灌輸的意識形態影響,接受了維持不公義是對他們及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利,即使自己的人類尊嚴也同被眨損,也曾反過來傷害過爭取改變的人。亦有些人站在前線負責操作不公義制度,雖沒刻意要傷害人,但把被規管的人視為無生命的檔案,不自覺間在執行職務時已直接傷害了很多人。

因此,當有機會為這社會建立相對公義的制度,我們必須設立能促進寛恕的程序去處理由過去制度的惡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這制度包括幾方面。(1) 公開真相:讓所有人記得制度的惡是如何發生,及人在這制度下是如何傷害人和被傷害。(2) 鼓勵寬恕:讓受傷害的人向行惡者送出寬恕的禮物。(3) 公開道歉:無論曾行惡的人是刻意與否,要以此來接過寬恕的禮物。(4) 作出補償:行惡者不能繼續從不義中得利,並盡可能彌補人們曾受的傷害。(5) 重建關係:寬恕為社會開啟新的開始,不是說以後再沒紛爭,但在互相尊重下,大家願意尋找和解的方案。

我希望能在香港見到這一天。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