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聆聽

相信你一定有這經驗,對人說話的時候,那人好像是在聽著你說話,但最後發現他原來根本沒把你的話聽進去。當然,我們也常犯同樣的錯誤。俗語說「左耳入右耳出」就是這意思,因聽的人並沒有在聆聽。

聆聽不只是聽見別人的說話,而是我們抱持尊重講者的態度,不會預想講者將會說甚麼,主動地用心去明白講者的整個思路。即使我們最終未必會完全認同講者,但仍會在聆聽的過程中,嘗試了解他的觀點、訴求、目的、論據、情緒、假設、價值、信念等。在過程中,我們不會先作判斷,而是設身處地去明白講者所要表達的是甚麼,及為何他會這樣去表達。

抗爭者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公義的社會而抗爭,當然抗爭者會有他們的一些想法,但在一個越益多元的社會,要判斷社會是否出現不公義、甚麼導致這些不公義、不公義的性質及程度、解決不公義的策略和方法等,都不會只有一種想法。若以為自己所想的必然是對的,那麼抗爭者可能最終會強化社會的不公義或製造另一些不公義,與他的初心違背。

因此,抗爭者在作出道德判斷前,必須學習先去聆聽,不單是社會中受不公義侵害的人,亦不止於其他抗爭者。我們也要聆聽那些支持維持社會不公義制度不變的人,甚至是當權者及既得利益者的說話。

快快聽慢慢說

人都是傾向懶惰的,要用心去聽別人說話,是極耗心神的,故聆聽是絕不容易的。也有時人為了表現自己、急於為自己辯護或要指出別人的錯誤,當聽見別人的一些話,就會條件反射地要自己說話來打斷別人。亦有時在聽別人說話時,因分心去想其他事,而沒聽到別人的話。未能聆聽,根源問題是人常以己為先。

聖經有句說話是「快快聽、慢慢說」,或能幫助我們學習怎樣去聆聽。要聆聽,第一步是要克服說的衝動,不要急於回應。能這樣做,是因我們願意放下自我,出於謙卑、善良和自我節制,尊重及關心講者的尊嚴和觀點,先去專心及耐心地聽別人要說的話。

要聽的,也不只是講者說的話,更要留意他的語氣和身體語言,就可聽見更多。在過程中,要與講者有眼神接觸,也可用一些問題來確認自己是否聽得準確。在作回應時,小心不要把注意力轉回到自己身上。

聆聽並不要求我們一定要同意別人的觀點,只是當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別人的看法後,能抱持開放的態度去反思,再判斷是否接納或吸納他的想法。能聆聽,是會讓我們說得更好,因透過聆聽,即使不完全同意別人的觀點,在明白了更多後,要表達的觀面就能夠更全面。因此,聆聽是可以讓聽者與講者之間,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對話關係。

我在聽嗎?你在聽嗎?

聆聽之難,我完全明白。太太讀了我寫關於聆聽的文章後對我說:「你都無聆聽我講嘢!」我頓時啞口無言。如聖經說:「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我只能承認,當把道理寫出來,也願意實踐,但人始終有限,在不自覺間犯上自己叫人禁戒的錯誤。我只能立志透過不斷操練、不斷反省,望聆聽能力有一天可合格。

過去幾年,我也曾努力去聆聽那些反對以和平抗爭的方法去爭取香港民主的人。我不肯定聽見的是否全面和準確,但起碼在現時能力範圍內,這些是我聽見的不同理由:

「港人只希望改善經濟生活,穩定社會才是我們需要的。有沒有投票權不是那麼重要。」「香港一向是一個守法社會,鼓動人犯法去抗爭,會破壞香港的社會秩序和法治。」「民主與公義都是好的,但爭取也應用合法的方法,違法就是不對。」「中共現在那麼強大,港人沒機會從它手上爭取得到民主的,抗爭何用?」「富強中國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在中共帶領下中國現已站起來了,為何要反共?」「反中的人是被外國勢力利用了!」

我並不完全同意這些想法,但會先盡力明白這些想法背後的假設、價值和信念,再盡力去辯明為何在此時此地和平非暴力的抗爭是必須的。希望其他人也能聆聽。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